清朝贵族有着名的「满州八大姓」以及皇族的「爱新觉罗氏」,然而在清朝灭亡以后,却很少发现这些姓氏的存在,最主要是因为满族后裔在当时容易遭受压迫与排挤,只好不得已改姓,像爱新觉罗氏大多改姓金、瓜尔佳氏改姓关、钮祜禄氏改为郎或钮等。

根据《国家人文歷史》报导,清朝雍正十三年开始编修的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》共收录满州姓氏1114个,其中有8个姓氏被称作「满州着(ㄓㄨˋ)姓」,分别为瓜尔佳氏、钮祜禄氏、舒穆禄氏、赫舍里氏、他塔喇氏、觉罗氏、佟佳氏、纳喇氏,晚清遗老徐珂在着作《清稗类钞》则称它们为「满州八大贵族之姓」,除此之外还有清朝当权者的姓氏「爱新觉罗」。

然而在现代社会中,却极少听见这些姓氏,最主要就是因为大多数的满族后裔都改了姓。早在乾隆年间,就有钮祜禄氏人按照音译改为「郎」姓,但大规模改姓还得等到辛亥革命之后;到了民国初年的北洋时期,内务部的籍贯登记依旧维持清朝惯例,保留了「旗人」和「民人」的划分,但很多旗人都申请改为民籍,姓氏也跟着改成汉姓,最常见的是爱新觉罗氏改为金姓、瓜尔佳氏改为关姓、钮祜禄氏改为郎或钮等。

而这些满人在清朝灭亡后纷纷改姓的原因,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着作《我的前半生》写过,他在14、15岁左右,大概为西元1919年、1920年前后,经常听说满族到处受到排挤,因此大家不得不改姓,「皇族改姓金,瓜尔佳氏改姓关,不然就找不到职业。」溥仪一家虽然无需找工作,但在登记房产时也使用了金姓,更不用说其他满人的处境了。

#清朝 #姓氏 #满州八大姓 #瓜尔佳氏 #爱新觉罗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