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享国276年,共经歷16位皇帝,然而留存下来的肖像画却只有14幅,甚至其中一人根本没坐过皇位,没有留下肖像画的3名皇帝,分别为建文帝、景泰帝和崇祯帝,而经常「客串演出皇帝」、被误用画像的则是明朝的兴献王朱佑杬。
根据《国家人文歷史》报导,明朝总共经歷16位皇帝,没有留下肖像画的有3位,分别为建文帝、景泰帝和崇祯帝,前两者在皇权斗争中失败,建文帝在靖难之变后被推翻,明成祖上位后,不但革除建文年号、诛杀大量旧臣,还抹除史料上有关建文帝的记载,在这种政治氛围之下,即便建文帝有留下肖像画,也势必会被成祖销毁。
而景泰帝是在土木之变、明帝国陷入危机时临危受命登基的,当明英宗復辟后,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,软禁在西苑,他也在当月身亡,英宗不但不承认其帝位,还摧毁景泰帝生前建造的帝陵「寿陵」,只以亲王礼葬于西山,自然也不可能将他的肖像画留存。
至于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,在位时长17年,一般来说都会绘制肖像画,但却没有留存下来,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种,第一是在战乱中遗失或毁坏,第二则是被人出于政治目的刻意销毁,比如明末民变领袖之一的李自成或清朝的统治者,皆是极具嫌疑的「犯罪人选」。
但明朝有3位皇帝的肖像画缺失,为何还留有14幅画像呢?事实上,现代人经常误植画像,每当内容涉及景泰帝或崇祯帝时,就会配上一幅身穿衮服的明代皇帝坐像图,然而这个人并非景泰帝或崇祯帝,甚至连皇位都没坐过,他其实是兴献王朱佑杬,也就是明宪宗的第四子、明孝宗的异母弟、明武宗的叔叔。
武宗驾崩后,朱佑杬的次子朱厚熜继承皇位,是为明世宗(嘉靖帝),并追尊生父为「皇考」兴献帝,还请宫廷画师补绘供奉的御像;然而世宗费尽心思替生父争来的皇帝称号没有被后世承认,清朝统治者仍以兴献王称呼朱佑杬,只不过他的画像虽然留存下来了,事蹟却鲜为人知,最终导致画像经常被误用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