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团队在江苏省兴化市发现一座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遗址,占地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尺,且从中出土大量遗存,包含鹿、猪、鱼、蚬壳、牡蛎等动物,还有大量骨器、木器等,其中最特别的遗存为「钻木取火器」,上面还能看见钻孔和被火灼烧过的痕迹。

根据《极目新闻》报导,2021年江苏兴化开挖一处鱼塘时,发现水面下藏有古代遗址,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人前往考察,确认这是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「草堰港遗址」,距今约7000年左右,遗址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尺。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甘恢元透露,遗址位于水塘之下,上面有1.5至2公尺的淤土,因为长期处于溼地保水状态,所以有机质遗存十分丰富。

在动物遗存中,主要有鹿、猪、牛、狗及各类鸟禽,淡水类包括鱼类、龟鱉及丽蚌、扭蚌、螺等,遗址周边还有大量蚬壳、少量牡蛎堆积,由于蚬主要分布在咸淡水交匯处,牡蛎则生长在海水里,因此可以推测出,该遗址虽然如今离海100多公里远,但在新石器时代离海边并不远。

除此之外,遗址中还有部分种植物遗存,以及储存粮食的芦苇席、大量建筑材料,甘恢元提到,该遗址还有大量的骨器、木器遗存,这在同时期的新石器遗址中并不多见,其中最特别的木器遗存是「钻木取火器」,上面还能看到钻孔以及被火灼烧过的痕迹。

甘恢元指出,当时的人们主要以「钻火板」和「钻火棒」配套制作火种,「一般钻火板的木质较软,钻火棒的木质较硬,钻火板上有凹槽,钻火棒在凹槽中来回旋转,摩擦产生火星,再点燃下方的枯草,以此取火。」这也是目前看到最早的「钻木取火器」。

#新石器时代 #钻木取火 #遗址 #草堰港遗址 #考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