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团队1979年在山东日照针对「陵阳河遗址」进行考古挖掘,某天中午收工后,2名考古队员在河边洗手,打算先回家吃饭,岂料下秒竟看见一块史前陶片,两人兴奋不已,顾不上手边没有考古工具,直接跪在地上,徒手挖了起来,最终顺利出土「陵阳河遗址6号墓」,并发现了5000年前的古人已经发明酿酒技术的证据。
综合陆媒报导,1979年山东博物馆和莒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位于日照市莒县陵阳乡的「陵阳河遗址」进行考古挖掘,某天中午工作结束后,考古队员苏兆庆和赖修田因为手上全是泥沙,于是来到河边洗手,准备洗乾净了回家吃饭,苏兆庆眼尖地发现一块高约10公分、宽约7、8公分的陶片,兴奋直呼这就是大口尊(陶瓷容器)的陶片。
苏兆庆动手拿了一下陶片却拿不动,碍于当时已经收工,手边没有任何考古挖掘的器具,两人只好双膝跪地、徒手挖起土来,挖到手都受伤流血也没有停止,后来在当地农民工的帮助下,顺利挖出一件滤酒缸,材质为夹砂红陶,经专家鑑定后,确认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罕见的酿酒器,而「陵阳河遗址6号墓」也随之出土。
报导指出,6号墓是目前大汶口文化时期最大最丰富的墓葬,陪葬品多达206件,包含大口尊、成套的酿酒器等,苏兆庆表示,这套酿酒器具属于重大发现,证明了莒人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发明酿酒技术,也是莒地原始农业发展中粮食已有剩余的标志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