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团队1989年在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的墓葬群中,出土一件青铜车模型「刖(音同月)人守囿(音同又)车」,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,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歷史,考古学家推测为晋国贵族的玩具,尺寸仅有手掌大,上方却匯聚了十几种动物形象,就像是一座「迷你动物园」。除此之外,青铜车上还有一名遭受酷刑「刖刑(把脚砍掉)」的小人偶,是当时刑法制度的重要见证。
根据《央视新闻》报导,青铜车顶部正中间蹲坐着一只小猴子;4只小鸟环绕在牠的四周,朝着4个方向眺望;车厢四角则各有一只熊罴(音同皮),似乎在守卫着车上的乘客;2只小老虎各居车厢左右两侧,分别占据了2个轮子;除此之外,整辆青铜车还採用大量的动物纹,刻有凤鸟、伏虎等动物图样。
而且特别的是,这尊青铜车模型还有多个能够活动的零件,儘管已经制造超过2000多年,如今还能活动的部位仍多达15处,比如车厢两侧的车轮还能灵活转动、车门上的插销可以随意插合、顶部的小猴子能将盖子打开、小鸟可以360度旋转等,这些机械设计与工艺都凸显了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纯熟。
这尊青铜车模型除了是玩具以外,也是一段歷史的见证,在青铜车最前方有一个失去左脚的小人造型,他一手拄着拐杖,一侧手臂紧紧夹住门闩(音同栓),而他也是这尊青铜车模型取名为「刖人守囿车」的原因。
「刖人」指的是受过刖刑的人,「囿」是指贵族饲养各种珍禽异兽的花园,在《周礼》中曾有「刖者使守囿」的记载,就是让受过刖刑的犯人替贵族看管这些享乐用的花园,因此这件青铜器不只是一件玩具,更印证了西周确实存在「刖」这种酷刑,是当时刑法制度的重要见证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