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湖南的「马王堆汉墓」出土许多漆器餐具,其中一件漆盘上绘有猫咪图样,背后的原因却不只「可爱」这么简单,专家指出,汉代的家具较为低矮,若将食盘放置在桌面上,很容易被老鼠盯上,于是古人在餐具上绘制猫咪的图案,希望能藉此吓阻老鼠。

根据《央视新闻》报导,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「马王堆汉墓」出土许多漆器,包含400多件刻有「君幸食」和「君幸酒」字样的餐具,译作白话文就是「吃好喝好」的意思,其中一件漆盘上还画有一团黑漆漆的不明生物图样,牠竖起尖尖的耳朵、前爪稳稳落地、尾巴高高翘起,朱砂色的眼睛警觉地观察四周,根据漆盘的名字「狸猫纹漆食盘」可以得知,这个黑漆漆的生物其实是一只猫。

不过将猫画在餐盘上的理由,不只是为了可爱的装饰,报导指出,汉代的家具以低矮型为主,贵族们席地而坐、分餐而食,平底且没有盖子餐具被放置在低矮的桌面上,很容易就会被老鼠盯上,因此古人才在餐盘上画猫,以达到吓唬老鼠的目的。

战国末期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「狸处堂而眾鼠散」,古代将猫称之为「狸」,文字所描述的就是「驯狸捕鼠」的画面,凭藉着驱鼠除害的天赋,猫被视作古代的「蜡祭八神」之一,是祥瑞的徵兆与化身,还代表了长寿、安康。

不只现代,猫在古代也备受眾人喜爱,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出现「铲屎官」,其中包含这件「狸猫纹漆食盘」的主人辛追夫人,她是西汉吴氏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,夫妻俩育有一子,然而丈夫、儿子先后离世,只剩下宠物猫陪伴她度过余生;另外,南宋诗人陆游也是一名「猫奴」,曾写《赠猫》一诗,内容充分表达对猫咪的偏爱。

#汉代 #马王堆汉墓 #餐盘 # #老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