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学家在陕西宝鸡出土西周贵族墓,发现了一个青铜食器「甗(音同眼)」,距今有3千年歷史,专家进行研究发现,甗的用途像现代的蒸锅,蒸饭同时还可以烧水、煮粥,提到效率还可节约能源,是相当了不起的发明。
根据大陆节目《中国国宝大会》介绍,陕西宝鸡一座古墓出土青铜食器「西周鱼伯甗」,甗是商周时期流行的蒸食器,形状较长且中间有束腰,甗上饰有兽面纹,底下则是三个足,腹下烟炱极厚,青铜食器内刻有铭文「鱼白(伯)自为用甗」。
甗主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,上部是用来盛装蒸物的「甑(音同赠)」,下部则是「鬲(音同立)」用于烧煮加热,甗中间放了有空隙的隔板「箅(音同必)」,箅以下鼓起来的部分能放水,在底下生火使水产生蒸气,就能蒸煮食物,用途类似于现代的蒸锅。
大陆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唐际根提到,随着陶器兴起,西周人发明甑,之后又与鬲合体形成甗,使用甗蒸煮稻米,还能同时烧水、煮粥,显示当时炊具已从单一功能往多功能发展,不只提高效率,还可节省能源。
文章来源:宝鸡青铜器博物馆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