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皇帝拥有极大权力,活着时几乎不可能主动让位,但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,85岁时却选择退位,当了3年的太上皇,让儿子嘉庆皇帝继位,大陆北京故宫导览员房博提到,乾隆让位有3个原因,除了不想超越祖父康熙的在位纪录外,还有就是名留青史及巩固皇权。

大陆北京故宫导览员房博表示,太上皇是皇帝父亲的尊号,不过古代皇帝有名有姓是408位,太上皇却只有24位,而当太上皇的多为已故、生病或迫于无奈的皇帝,例如唐高祖李渊因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,被迫让位当太上皇;宋徽宗面对金人南侵,他无力抵抗于是主动退位,让儿子宋钦宗去解决,唯有乾隆是在身体硬朗的情况下退位。

当年雍正驾崩后,乾隆继位时曾许诺,不会超过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纪录,将来他若在位60年就会主动退位,由于继位时就订下退位时间,高龄85岁时也就是他在位60年,乾隆只好信守承诺,不过除了诺言外,他认为一个掌权的皇帝能主动让位,堪比上古时期尧舜让贤的精神,将来肯定能名留青史。

最后一原因是为了巩固皇权,乾隆的父亲雍正上位时,曾经歷九子夺嫡的斗争,雍正继位后为了避免儿子们重蹈覆辙,于是发明秘密立储制,也就是皇帝将遗诏封入密匣内,再放至其他地方收藏,直到驾崩后才会揭匣公布接班人,表示皇帝活着时,没人知道谁是储君,若负责宣读遗诏的大臣假传圣旨,恐会对帝国造成影响,为了避免类似状况,乾隆决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,主动让位给儿子。

#清朝 #乾隆 #太上皇 #皇帝 #秘密立储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