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封建社会相当看重一个人的出身,就连皇帝选择皇后也一样,对于女方家世背景有一定的要求,然而在明朝却有个特殊现象,大多数的皇后都出身贫寒,大陆歷史作家指出,背后原因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,因为担心后宫干政、外戚专权的惨剧再度发生,于是规定后代子孙的皇后必须是良家女子。
大陆歷史作家张程指出,明朝歷代皇帝立的皇后,除了明成祖朱棣娶了开国元勛徐达的女儿为妻外,其他皇帝的皇后大多都出身于普通老百姓或基层官员之家,比如明宣宗朱瞻基一生经歷两任皇后,第一任出身于百户(官名,六品)之家,第二任则是县里主簿(官名,九品)的女儿,都只能算是普通家庭。
张程表示,明朝皇后大多出身贫寒的原因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,他吸取了前朝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的歷史教训,下令子孙迎娶后妃时,必须选择良家女子,并且特别强调禁止大臣进献女子,因此后来的明朝皇室都是从民间广选秀女,接着再从秀女中选择皇后人选。
张程提到,婚姻并不是男女两人之间的事,还关系到他们背后两个家族的利益,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当然希望透过婚姻来实现家族社会阶层的向上跃进;然而对于皇室来说,已经拥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和足够多的财富,所以并不关心社会流动,只关心挑选出来的皇后,是否有利于维护皇权的专制,因此选择一个出身贫寒、没有根基的人当皇后,有利于帮皇帝杜绝后宫干政的隐患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