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唐三彩」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,基本釉色以黄、绿、褐为主,因此称为「三彩」,不过实际上,釉料还包含蓝、红褐、紫等顏色,但却少有黑色的釉陶,大陆歷史学者解释,黑色釉料在高温状况下不稳定,所以不容易成色,制作时的成功率极低。
根据大陆节目《中国国宝大会》介绍,河南洛阳出土一尊「唐三彩黑釉陶马」,全身涂满黑釉,唯有脸部、鬃、尾、蹄为白釉,膘肥臀圆又精壮,是西域良马的典型体态,除了表现出唐朝人的陶制工艺技术,也是1000多年前东西方交流的见证。
大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提到,唐朝人非常喜欢马,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大量养马,甚至透过朝贡与互市贸易的方式,从西北地区引进良马,所以唐代马匹的品质非常好,马也成为唐人制作唐三彩的题材,不过从出土的文物发现,黑釉陶马非常少见,目前只发现2尊,除了河南洛阳的唐三彩黑釉陶马外,另一件出土于洛阳的安菩夫妇墓。
唐炜解释,黑釉陶唐三彩相当稀有,因为黑色釉料在高温条件下,成色比较不稳定,成功率并不高,河南洛阳出土的「唐三彩黑釉陶马」,更是唐朝雕塑艺术和制陶工艺的完美结合。对此,大陆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也提到,马用于交通与军事,若是没有马匹,国家安全恐遭受影响,因此人与马在唐朝已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,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就爱马成痴。
文章来源:知史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