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女皇「武则天」取得政权后改唐为周,还创了18个新字,不过武则天为何要造字?大陆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提到,武则天迷信文字具有统治思想的力量,所以才会想造新字,但这些字写法都太复杂,后世便不再使用。
根据央视节目《正大综艺》介绍,武则天将武媚改为武曌,而「曌」就是她自创的新字,同「照」的意思,武则天一共创了18个字,例如「忠字上多一横」同「臣」,指臣子对君主忠心如一,还有「生字上多一横」也就是「人」,代表每个人要度过一生。
大陆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提到,武则天造字也叫五周新字,而她的造字原则是象形与会意,但与六书的会意不同,其由两字或多个独体字组成的字形或字义,属于「形译」,但武则天的会意字则是「意译」,新字涉及国家、年号及自然。
赵杨进一步解释,武则天造字并非凭空创造,也都是依托古字而改,18个新字中有些来自篆字,也显现出武则天思想其实很传统,认为文字有力量,希望透过造字的方式,维护自己的统治并树立威信,但她创的字都很复杂,违背语言发展的规律与经济性原则,所以难以传承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