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封建社会,皇帝繁衍子嗣是维持王朝稳定的关键之一,以清代为例,为了充实皇帝后宫,每3年会选一次秀女,不过嫔妃数量有限,并非每位女子都能被皇帝看上,那些没被挑中的秀女则多半被王公贵族锁定,最终与门当户对的家庭结亲。
根据《搜狐网》报导,清朝选秀制度从顺治皇帝开始,每3年选拔一次,不过选秀范围仅限于八旗之内,这是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的高贵性,年龄介于13至17岁;汉人女子则没有资格参与选秀。被选中的秀女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妃子,或是被赐给皇室子孙作为福晋;换句话说,八旗女子没参加选秀之前,是不能任意许配给别人的。
在第一轮选拔时,有些贵族为了自身利益会贿赂负责人,将他们看上的女子放出秀女名单。接着经过一系列选拔后,最终被选中的秀女大多能入宫为妃,至于其他落选的秀女并不会乏人问津,反而是成为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的「心头好」,毕竟这些秀女虽然容貌略逊一筹,没被皇帝看上,但家族的政治实力依旧颇具优势。
待这群人挑完后,汉族官员也同样蓄势待发,将剩余的落选秀女一网打尽,透过层层挑选,这些待嫁秀女的婚事大致底定,只等着与门当户对的官员结亲。而对于这些秀女来说,虽然失去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机会,但成为王公贵族或是朝臣的妻妾也是一种荣耀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