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一幅西汉古地图,绘制技术相当精细,所绘区域是汉初长沙国南部,也就是现今湖南南部潇水流域、南岭、九嶷山及附近地区,有趣的是,西汉时期地图方位为「上南下北」,与现代地图「上北下南」相反,原因是古人以「坐北朝南」的方向制图。
根据大陆央视《中国国宝大会》介绍,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「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」,绘于长宽各96公分的正方形绢上,地图的河流按流向由细到粗描绘,地貌採用闭合曲线表示,因此山体相当清晰,位置也非常准确,聚落用不同符号标示。
大陆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提到,马王堆除了出土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,还有另一幅「驻军图」,两者共同点是方位皆为「南上北下」,由于古人喜欢坐北朝南,所以画法就是将南方画在上面,不同于现今地图方位「上北下南」。
张志清进一步说,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绘制的是现今湖南南部潇水流域、南岭、九嶷山及附近地区,上下河流用粗细线表示,还清晰画出山脉的走向,道路则是虚线,城池还有分等级,用不同的图像标示,海则是位于上方,制图方法超越现今对古代地图传统概念,在地图史上是非常先进的画法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