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,于明代永乐18年(1420年)建成,是世界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,也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,其中紫禁城依照东西南北方位,分别设有东华门、西华门、午门及神武门,不过东华门却显得格外神秘,甚至有「鬼门」之称,背后真相藏在门钉上。
根据《搜狐网》报导,东华门与西华门相对应,前者地理位置靠近太子东宫,所以也是专供太子出入皇宫的大门;自清朝初年开始,顺治皇帝规定东华门只允许内阁文官进出皇宫,一直到乾隆中期才允许朝中年老的一、二品官员进出,以示皇帝对老臣的体恤。此外,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后的棺木都是由东华门出丧送至皇陵,民间因此将东华门称为「鬼门」。
不过专家表示,这并非东华门成为「鬼门」的真正原因,事实上在传统的易经五行学说中,东华门位于紫禁城东边,有鑑于「东属木、西属金、南属火、北属水、中属土」,以及「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」的道理,东华门属五行中的「木」,而在古代建筑布局中,如果出现「木克土」,这座建筑就会变成「凶宅」,不利于皇权稳定。
所以当初建造紫禁城时,工人们巧妙利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道,将东华门上的门钉数量依照「横九竖八」排列,镶嵌72颗偶数门钉。加上偶数在古代被视为「阴数」,所以东华门所属的「木」就成了五行中的「阴木」;而阴阳五行中,「阴木」不能克土,以此解决紫禁城沦为「凶宅」方位的难题。满清入关后,鉴于东华门特殊的地理位置,便将其定为皇家出丧的大门,这样一来正好和东华门所属的「阴木」暗合。
同理,九在奇数为阳,门钉以奇数为吉,九九八十一则是最能体现帝王尊贵的极阳之数,所以皇家宫苑的门钉数为「纵横各九」,仅有帝王才可用81颗门钉;亲王府第的门钉数为「纵九横七」,亲王以下则按照身分依次递减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