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光宗朱常洛的寝陵「庆陵」位于北京天寿山,在民间又称作「景泰洼(音同规)」,因为这里其实曾是景泰帝(明代宗)朱祁钰的寝陵建造地,为何他没有安葬于此,反而在百年之后遭人「鸠占鹊巢」?原因和土木堡之变、夺门之变这两件明代重大事件有关。
根据《北京晚报》报导,朱祁钰的哥哥为明英宗朱祁镇,土木堡之变后,朱祁镇遭瓦剌(音同拉)俘虏,朱祁钰只能临危受命,在眾臣的推举下登上皇位,改年号为景泰,后来朱祁镇虽然被瓦剌释放,但朱祁钰担心他復辟,只能将他软禁在宫中,并且命令锦衣卫严加看管。
景泰七年(西元1456年)二月,皇后杭氏病故,朱祁钰命钦天监在天寿山挑选吉地,作为自己未来的陵园,六月底建好地下玄宫和明楼后,安葬了皇后杭氏。未料隔年正月,朱祁镇趁朱祁钰生重病之时发动夺门之变,朱祁镇顺利復辟,朱祁钰则被废为郕(音同成)王,过没多久便去世,朱祁镇下令以亲王之礼将朱祁钰葬于京西金山口。
至于朱祁钰原本盖到一半的寝陵,朱祁镇也下令拆除已建好的明楼和地宫,并将杭氏移至京西金山口,从此这块地成为一片废墟,拆除后地宫的位置变成一块坑洼地,再加上朱祁钰的年号为景泰,因此这里又被人们称作「景泰洼」。
万历四十八年(西元1620年)明神宗驾崩,其子朱常洛继位,然而才坐上皇位不到一个月,朱常洛就暴病而亡,并由长子朱由校继位,是为明熹宗,他当上皇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替父亲选陵址,大臣在天寿山陵区看来看去,还是觉得景德洼这块地比较好,于是在相同的地方建造了朱常洛的寝陵「庆陵」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