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火药还没发明的冷兵器时代,大多以刀枪、弓箭等武器交手搏斗,攻城战除了拚兵力,还要比计谋,以进攻方而言,围城的时候并非一味乾等,而是採取各种攻击,例如挖地道、火攻等,其中有一招很缺德,那就是利用投石车向城内投掷尸体,一旦爆发瘟疫就能事半功倍。

根据陆网报导,古代为了防止外敌入侵,会在城池四周建起城墙,届时守城士兵就能居高临下发起反击,因此若是进攻方没有优势的兵力,多半讨不到好处。为了更有效的攻击城池,古代军事家和工匠发明不少强大的攻城设备,例如云梯、衝车、投石车等,对守城方形成很大的压力。

此外,攻城方会依据对手的城池规模和地理位置,发起相应攻势,像是地势较低的沿江地区,就会採取水攻,毕竟古代城墻多为夯土,只要引江河里的水浸泡几天,原本固若金汤的城墙就会变成容易攻破的稀泥。若是平原地区或是城墙较高,最好的方式是围城,一旦守城方储备的粮食吃光,就能不攻自破。

不过作为进攻方,围城的时候并非一味乾等,而是会採取挖地洞、火攻或派间谍渗入等方式发起攻击,其中最缺德但效果最好的一招就是利用投石车向城内投掷尸体,届时敌方若没有妥善掩埋,时间一久势必会腐烂并爆发瘟疫,尤其是在高温炎热的催化下,疫情的进程十分快速,犹如生化武器般一发不可收拾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起义时,攻打对手张士诚就是採用这招,虽然对方率部拚死抵抗,但还是逃不过城破人亡的命运。

#古代 #攻城 #进攻 #围城 #瘟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