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禁城为明清两朝的皇宫,不但是皇帝生活、办公的地方,也象徵着皇权,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中心,安全保障自然不能轻忽,尤其当有敌军入侵时,更需要有紧急措施或警报系统来应对。大陆《央视》节目指出,紫禁城内有一种兼顾外型和实用性的警报系统,隐身在各个庭园的石栏杆中,名为「石别拉」。

大陆《央视》介绍,紫禁城内有很多石栏杆,栏杆之间的望柱上有莲瓣造型的柱头,一般由汉白玉石材制作。望柱可分为柱头和柱身2个部分,普通的柱头是一块实心的石头,还有一种柱头上面带有1到3个不等的「破洞」,内部则呈现竖直中空的状态,这种柱头称为「石别拉」,又称「石海哨」,最早出现在清朝顺治年间。

每当遇到紧急状况,比如外敌入侵、战事警报或火灾,宫里的太监或负责内宫护卫的部队就会拿出牛角,把牛角插入石别拉的洞里,再用嘴去吹牛角,石柱就会发出「呜呜」的巨大声响,接力传遍宫中每个角落,达到警报器的效果。因为紫禁城内有很多道门,所以在每一个重要的宫门旁,都会设置至少一个石别拉,以防万一。

根据史料记载,清朝嘉庆年间,发生天理教入侵紫禁城事件,石别拉就曾派上用场。嘉庆十八年(西元1813年),天理教趁嘉庆帝在热河举办木兰围猎时,安排两路教徒分别从东华门、西华门攻打紫禁城,守卫在协和门的士兵发现后立刻吹响石别拉、启动警报,宫里近千名火器营兵赶到,与教徒们展开激战,最终顺利把天理教剿灭。

#石别拉 #石海哨 #紫禁城 #北京故宫 #警报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