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古代的帝王陵墓,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宏伟的秦始皇陵,不但有被誉为「世界第八大奇蹟」的兵马俑,还出土许多珍贵文物,然而大陆考古学者许宏指出,古代帝王陵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「浮夸」,起初甚至没有专属于帝王的独立墓区,面积也只有20多平方公尺,直到商代晚期才出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尺,还带有大量殉人的超大型王陵。

许宏表示,最古早的社会中,所有人都是平等的,所以墓葬的差异不大,演变到后来才开始出现大型墓葬,可以将其视为帝王陵墓的前身,比如新石器时代晚期(距今约4000多年前)的贵族墓,占地面积约5到20多平方公尺,且陪葬品较为丰富,代表遗址包含浙江杭州的良渚(ㄓㄨˇ)文化,墓中出土大量玉器;山西襄汾(ㄈㄣˊ)的陶寺文化,最大的墓有18平方公尺;山东龙山文化的临朐(ㄑㄩˊ)西朱封大墓,最大的墓葬面积达27、28平方公尺。

由此可以看出,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超出人体范围、更大规模的墓葬了,这一类早期国家形成期的贵族墓,甚至可能是王族的墓葬,被考古学界认定为「大型墓葬」,但和后来的帝陵对比,这些早期大墓都是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,没有墓道,且会和其他中小型墓葬并存于同一个墓地,没有独立的墓区。

不过自商代晚期,以君王为中心、有独立王陵区,且墓室面积在30平方公尺以上至100平方公尺以上,带有2条或4条斜坡墓道,随葬品非常丰富,还可能葬有殉人,甚至是大规模殉人的超大型墓葬才出现。许宏指出,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,古代帝王陵墓应该是从商代晚期才开始变得奢华浮夸。

#王陵 #帝陵 #商代 #许宏 #考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