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封建社会,照理说官衔愈高,权力地位也就愈高,不过明清时期有一个特殊官职「崇文门税关大使」,虽然品级不高,但每年收入却辗压七品知县,是油水最多的九品官,商人不敢得罪。

根据《搜狐网》报导,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4年(西元1406年)下令全面建造,皇城四周共有9门,但并非每扇门都能通过,其中商人们只能从崇文门出入,直到明朝中期,皇家才在崇文门设立税关,针对商人徵收税款。按照规定,税关大使是九品官,不过在权贵如云的京城,充其量只是芝麻小官。

不要小看崇文门税关,明朝时期每年都能徵收逾10万两白银的税款,而当年扬州府一年的税款也不过11万两,两者税款相当。重要的是,崇文门税款不交户部,而是通通上交皇帝的小金库,意即崇文门税关不在各种监督机构的管理范围,也因为如此,油水特别大,许多权贵都会安插亲信担任。

一般而言,七品知县一年收入约莫几千两白银,但崇文门税关大使收入加上油水至少上看3万两,只因商人们不敢得罪税关大使,就怕货物被扣押刁难,所以多少会给点好处贿赂。正因为油水太大,所以吏部也形成一套潜规则,那就是税关大使的任期只有1年,这段期间自然无所不有。不过因为是九品官,所以出任税关大使的人多半是没有考上进士的举人,只是人选会经过内阁及吏部反覆较量。

#崇文门 #税关大使 #税款 #九品官 #知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