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战国早期出现一种壶口小、壶身大的「茧形壶」,因为它容量大、不易翻覆的优点,成为老百姓用来盛装液体的容器,然而除了装水以外,这种「茧形壶」竟还被古人当作军用神器,放在深坑中、侧耳倾听,就能侦测出敌军的方位。
根据大陆《央视新闻》报导,东汉茧形陶壶又称鸭蛋壶,因为它长得像蚕茧又像鸭蛋而得名,拥有唇口、短颈和圈足,同时还有标配「啤酒肚」,壶身呈横向长椭圆状,并刻有弦纹装饰。因为壶口小、壶身广的特色,使茧形壶拥有容量大、不易翻覆的优点,是古人日常生活中装水、装酒的理想容器,行军打仗的士兵们也很爱用,另外从各地出土的茧形壶中还曾发现过稻谷、动物骨骼等物。
大陆考古学家推测,茧形壶可能出现于战国早期,在西汉之后逐渐变得罕见,而它的功能也从原本盛装液体的日常用具,慢慢转变为陪葬、陈设的陶礼器。然而除了上述功能以外,茧形壶其实还是「侦听神器」,也就是古代的军用雷达,能够靠它来打探敌军的方位。
《墨子‧备穴》中记载了茧形壶作为情报工具时的使用方法,「令陶者为罌,容四十斗以上,固幎之以薄革,置井中,使聪耳者伏罌而听之,审知穴之所在,凿穴迎之。」将空的茧形壶壶口用薄皮革封紧,在放入挖好的深坑中,并派出耳力好的人,将耳朵靠在壶口,倾听远方敌军的马蹄声,藉此来推测敌军的动向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