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禁城又称北京故宫,是明清两朝共24位皇帝的皇宫,2005年时工程团队针对太和殿进行全面修缮,意外在天花板的一处空间,发现上面刻有经文和咒语的神秘「符板」,前面还摆有香炉、灵芝祭品等物,专家翻阅史料后才得知,原来这些符板全是雍正皇帝下令摆放的。

根据大陆央视纪录片《故宫100》介绍,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时隔310年,在2005年时进行全面修缮,在天花板的上面还有一个空间,称作「举架」,除了最初修建的工匠以外,很少有人会来到这个空间,未料在修缮前的勘测中,意外在举架内发现了类似「祭坛」的神秘摆设,不但有符板,还有香炉、灵芝祭品等物品一应俱全。

专家们查阅史料后发现,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,雍正帝降旨,在紫禁城最重要的3个地方,养心殿、太和殿和乾清宫各安放一块符板。养心殿是雍正帝起居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,乾清宫是接见廷臣和使臣、举办筵宴的地方,太和殿则是整个紫禁城的核心。

太和殿举架中的符板共有5座,建筑中心的藻井正上方一座,其余四座分别放置在东、南、西、北4个方位,皆面朝正中间供奉,符板正面刻着汉传佛教的经文、佛教与道教融合的方位神的名号、藏传佛教的咒语,以及道教的璇玑八卦,5座的符板内容大致相同,只有守护5个方位的尊神名号不同。

八卦中的北斗星在道教中是天子的象徵,被视作主宰生死的「斗神」,雍正八年,雍正帝生了一场大病,也是自这一年起,紫禁城多处供奉斗神,且隔年就下令在宫内放置这些符板,雍正帝相信,不管修心还是治国,只要心诚愿望就能实现,因此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庇佑家国天下。

#符板 #太和殿 #紫禁城 #雍正帝 #经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