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秦国崛起,灭了六国,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实现统一,因为他还留了一个小小的卫国。对此,大陆知名博主指出,秦始皇之所以放过卫国,背后有3大原因,包括卫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,其次是卫国始终站在秦国那一边,与其同仇敌忾,最重要的是能彰显秦始皇的大度。

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实俱亡,形成七雄争霸的局面,最终由实力坚强的秦始皇灭了六国,仅有弱小的卫国独存。对此,大陆知名博主孙雅鑫表示,秦国之所以放过卫国,背后大有深意,首先卫国最早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,虽然在春秋时代影响力不容小覷,但是实力一直无法跟齐、楚、晋相提并论,后来战国三家分晋,卫国成了魏国附属,大部分国土都丧失了。过程中,卫国君主先是自贬为侯,又自贬为君,等同是名存实亡的政权,秦国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歼灭。

其次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,卫国早就是秦朝的附庸,藉此得到庇护,尤其是秦灭六国,卫国始终站在秦国那一边,其中和秦国有着紧密关系的商鞅及吕不韦都是卫国人,前者自卫国入秦后就提出许多变法策略,深受秦孝公信任,为秦国成为战国七雄霸主,贡献不小的力量;而吕不韦执政秦国12年,带领秦国打赢很多胜仗,如果没有吕不韦就不会统一六国,也没有后来的秦始皇。两人都是秦国的大功臣,于公于私,秦始皇都没有灭掉卫国的理由。

最后则是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,将卫国作为降服百越的样板,表明皇帝对附属国有绝对的宗主权。

#卫国 #秦国 #秦始皇 #战国 #七雄争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