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门关位于大陆敦煌西北方90公里处,是古代连通丝路的重要关隘之一,其中还包含「小方盘城遗址」,在1907年以前一度被认为只是普通土楼,直到挖出汉朝竹简后,才确认是玉门关遗址之一,更是当时的军事指挥中心。

根据《新华网》报导,汉武帝打败匈奴后,修建防御工事「汉长城」,在当时被称为「塞」,往南侧则是玉门关,也就是主要出入通道,用于从西域输入玉石而得名,附近的小方盘城遗址外观看起来像土楼,却是当时玉门都尉的指挥中心。

大陆清华大学歷史系教授张国刚提到,小方盘城遗址像缩小版的军事单位,不仅是进出关口,还具备警卫防御系统,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(Marc Aurel Stein)在当地发现竹简,上面写有「玉门都尉府以亭行」,后世再搭配史料做考证,才确定该区域为玉门关。

张国刚指出,根据《汉书》记载「以都尉治」,显示玉门关地区由都尉管理,官阶可说是非常高,通常比郡的最高长官「太守」低一阶,其底下有2名候官,候官则是直接管理烽火台,管辖15、16个烽火,而烽火台用于警报,冷兵器时期通常以烽火传递讯息,发现敌情时怕点火看不清楚,因此是举烟,晚上则是举火。

#玉门关 #小方盘城 #烽火台 #土楼 #汉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