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封建社会,帝王为了便于统治,会颁布严刑律法整顿不法风气,斩首就是其中之一,由官兵押解人犯到菜市口(处决地),午时三刻一到,在大庭广眾之下斩去死囚头颅。不过许多人不知道,古代女囚斩首前必须脱去上衣,且无论身分贵贱,就连公主也不例外,背后目的除了防止死囚身上暗藏凶器,更多的是为了「侮辱」对方。
根据《搜狐网》报导,古代死囚行刑前要脱去上衣,男女皆是如此,儘管北魏孝文帝时期曾规定「穿衣斩首」,但孝文帝死后,这项规定并没有延续下去。到了宋朝,脱衣行刑的风气更加盛行,女囚无论重罪或是轻罪,只要入狱,官兵们就有权利将其衣服扒光,游街示眾。
尤其斩首前更要脱去上衣,目的是为了验明正身,因为假冒他人入狱受刑的人太多,所以需要先脱衣检查后才行刑,同时也能避免死囚在身上暗藏凶器。
而最主要的原因是,「脱衣斩首」是一种恶俗,由于古代十分重视礼教且民风保守,要女子在大庭广眾之下脱衣,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,尤其是对于个性刚烈、重视贞洁的女子而言,屈辱成分远比男性高出许多,因此有些女囚寧愿一头撞死,也不愿忍受这种屈辱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