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天下,率领蒙古铁骑东征西讨,建立了版图广阔的蒙古帝国,不过将士们上阵杀敌,受伤是家常便饭,碍于医疗条件落后,因伤重、感染身亡者大有人在。不过古代蒙古有一种神奇疗法,虽然手段令人瞠目结舌,但效果却出人意料,只要将濒死之人放进牛肚中,就能奇蹟救回,甚至被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记录在《本草纲目》之中。

根据陆网报导,《元史》记载成吉思汗西征时,大将郭宝玉胸部中箭,血流不止,随军的大夫依照常规方式处理箭伤仍无济于事,成吉思汗眼看爱将性命垂危,于是当即命令士兵宰杀一头活牛,将其腹部掏空,接着把郭宝玉塞进牛肚。神奇的是,奄奄一息的郭宝玉竟慢慢清醒过来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后又重回战场杀敌。

事实上,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叫做「腹罨疗法」(罨音同掩),是蒙古铁骑多年征战下的战场医疗发明,也正是这招,在冷兵器时代,从牛肚中救活一批又一批的伤兵。其原理是利用动物的体温,敷在患者的局部或穴位点,让失血过多的人能保持住体温不致休克,达到促进气血运行,镇痛消肿的作用。

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在1578年编纂完成的《本草纲目》中,也记载了牛血的效用,提到「牛血,伤重者,破牛腹纳入,食久即甦也。」腹罨疗法一直到清朝时期都还在使用,1749年礼部右侍郎齐召南从马上摔下来,头部正好砸到大石头,大量鲜血涌出,乾隆随即命蒙医前去救治,用的就是腹罨疗法,并且成功救其救回。

#腹罨疗法 #牛肚 #成吉思汗 #郭宝玉 #本草纲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