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北京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,并于近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,破译了5篇竹书,其中一篇竹书因为编连的绳子早已腐烂消失,导致研究人员无法排列正确顺序,却在盲排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神秘的「五角星」图案,经过分析后确认,星星的5个角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乐五音「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」。
根据《央视新闻》报导,大陆清华大学近日发布「战国竹简」最新研究成果,这些竹简距今皆约2000多年歷史,包含《大夫食礼》、《大夫食礼记》、《五音图》、《乐风》和《畏天用身》等5篇竹书。
其中《五音图》的文字、符号非常有限,编连该竹书的绳子也早已腐烂消失,无法判断原来的先后顺序,然而研究人员在盲排时,意外发现了神秘的「五角星」图案,经研究确认,这是一篇记载「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」五音原理的文献,最上方的角对应「宫」,其余四角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分布;另一篇音乐类文献《乐风》分为两部分,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,后一部分性质尚未明确。
另外,最引人瞩目的是《大夫食礼》和《大夫食礼记》,2篇竹书被编为一卷,分别有51支与14支竹简,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、傧相的行礼仪节,后者记述行食礼的过程中,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。这是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失散的先秦礼书,不但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,还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特徵。
报导指出,这批竹简又称作「清华简」,是清华大学在2008年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,数量一共约有2300多枚,经过碳14检测,证实是战国中晚期文物,专家表示,由于这批竹简在秦朝以前就被埋入地下,没有受到「焚书坑儒」的影响,所以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先秦古籍的原貌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