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,非常重视早朝制度,开朝会次数频繁且时间长,就曾有一名官员上朝时在宫殿前台阶失禁,最终惨被贬官,不过明朝初期,其实就有订定相关制度,官员若出现内急问题,可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离开,也有大臣选择上朝前不吃不喝,以免出现尷尬情况。
根据《甘肃省博物馆》介绍,古代朝廷朝会制度歷史悠久,先秦时期《周礼》就有相关记载,不过到了两汉,朝会在刘邦的授意下偏向制度化,明朝以前歷代朝会虽有议政功能,但更多作为一种礼仪存在,直到朱元璋建国后,认为元代朝会时间、地点都不固定,无法形成御前会议制度,阻碍皇帝获取资讯,因此加强朝会的重要性。
在《明仁宗实录》记载,明初早朝处理的事务繁琐,大到军事行动,小至民间诉讼,而早朝时间一般在凌晨5点左右,大臣们参与早朝前,大多选择不饮不食或是提前如厕,以免出现生理问题,封建社会非常重视礼仪,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怒皇帝。
不过明朝大臣上朝或遇重要活动时,若出现身体出现不适或内急,其实可以请假,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「凡近侍御前,毋咳嗽吐唾,如有旧患齁喘一时病发者,许即退班。或一时眩晕及感疾不能侍立者,许同列官掖出。」官员若有咳嗽、吐痰或眩晕等不适,可告知原委后离开,如果连站都站不稳,也能请其他官员搀扶。
官员若不适还硬撑,出现咳嗽、吐痰等情形时,反倒会被负责纠察的官员记录下来,在《明实录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》中就有记载,「降刑科给事中曾瑄为福建连江县主簿。瑄早朝丹墀遗溺法司论当赎杖还职,上特命吏部降之。」指刑科给事中曾瑄上朝时失禁,明英宗看到后非常生气,将曾瑄贬到福建小县城当主簿,断送官场生涯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