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剧中,会发现东汉人通常都留鬍子,在许多史料记载,关羽、刘邦等都有蓄鬍。对于古人来说,鬍鬚和头髮都不能乱剃,鬍子更被视为男性特徵,秦汉时对鬍子要求不严格,不过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,没鬍子反而会被笑。
根据《梨视频》报导,秦汉时期对鬍子的要求并不严苛,因此不存在歧视状况,例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留‧侯世家》中描述谋臣张良「状貌如妇人好女」,另外在《史记.卷五六.陈丞相世家》形容美男子陈平,「平虽美丈夫,如冠玉耳,其中未必有也」,表示张良与陈平脸上没鬍子,但仍受当时的人讚赏。
此外,《史记》曾描述汉高祖刘邦的样貌,「高祖为人,隆准而龙顏,美须髯,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」,而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也对刘秀的模样描写,「身长七尺三寸,美鬚眉,大口,隆准,日角」,可见汉朝人对鬍鬚非常重视,认为鬍子长得美,不仅好看且具威严,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,演变成没鬍子恐沦为笑柄。
在《三国志.卷四二.蜀志.周群传》记载,东汉天文预言家张裕鬍鬚茂密,被刘备嘲谑毛很多,张裕不甘示弱笑刘备嘴上无毛,没想到因此丢了性命。另外曹操对鬍子也很执着,一次他欲接见匈奴使者,认为自己鬍子少没威严,便请谋士崔琰来帮忙,《三国志》还记载,曹操在儿子曹彰胜仗归来后,竟手持儿子的鬍鬚夸讚。
为何三国时期的人非常重视鬍子?可能是受到东汉末年「宦官之乱」的影响,《三国志‧袁绍传》记载,「或有无鬚而误死者,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」,指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袁绍率兵进宫斩杀阉官,当时阉官没鬍子,因此不少没蓄鬍者便被当成宦官滥杀,导致有些人只好脱裤验明正身,才得以逃过一劫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