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宜又有韧性的橡皮筋实用性高,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,近日一名印度网友在网路上公开橡皮筋的制作过程,让不少人看了啧啧称奇,并感嘆「难怪橡皮筋放久了会变黏」,背后原因跟橡胶树的乳白色汁液有关。

根据《纽约邮报》报导,Instagram用户「@foodexplorerlalit」近日分享一段影片,画面中可见,工人敲击橡胶树后,将树干中不断流出的白色汁液收集起来,拿到工厂加工,将乳胶和其他染料、化学物质,一起混和搅拌,制成橡胶液。

工人接着拿出风琴形状的铁制模具,浸泡在满是橡胶液的桶子内,取出后放在一旁晾乾。等到整根「橡皮条」脱模后,就可将其取下并挂在室外等待乾燥,最后再把这些橡皮条放进机器切割,就变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。

事实上,橡皮筋加工时会添加各式含硫物质及稳定剂,使它具有不变黏、不易折断的特性,一旦橡皮筋长时间与氧气、紫外线接触,橡胶中的稳定添加剂会因此挥发,使得橡皮筋容易脆化,并且恢復成硫化前的软黏状。

过程曝光后,短短一周就吸引80万人按讚,网友们纷纷留言直呼「看完之后会觉得把橡皮筋丢掉有点内疚」、「难怪橡皮筋放久了会变黏」、「这就是为什么父母总说,不要像嚼口香糖一样嚼橡皮筋」;还有人打趣笑说「想不到橡皮筋的加工过程比食物还少」。

#橡皮筋 #橡胶 #橡胶树 #制作 #原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