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皇帝画像中,他们戴的帽子都不同,帽子对古人来说,究竟有多重要?每朝皇帝的帽子都不一样,穿衣戴帽的款式也会随社会等级和场合改变,例如古代男性成年时会举行冠礼,戴帽子不只寓意成年,同时彰显地位与权力。
根据《梨视频》报导,古时候并未没有帽子一词,帽饰起初被称为「头衣」或「元服」,而古代家族中若有男性满20岁成年,父亲或家中长辈会举行冠礼,帮他们戴上帽子,寓意长大成人,已经有戴帽子的资格,能够背负重大责任。
儒家十三经之一的《仪礼》第一篇就是《士冠礼》,可见古人对帽子很重视,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提到,孩童的礼教从冠礼、服饰开始。而此制度从天子到士庶皆是如此,古人认为若未行冠礼,就没有治人的资格,不过帽子并非每个人都能戴,庶民通常只能用青巾裹头。
每朝皇帝所戴的帽子名称与款式也不同,例如汉武帝的画像,他戴的帽子称为「冕」并搭配冕服,通常是举行重要仪式才会穿戴,唐太宗则是戴「幞(音同朴)头」并搭配常服,款式比较休閒,宋太祖同样也是戴幞头,但是经过改良的「展脚幞头」。
有些人不追求名利,选择不戴帽子,例如唐朝诗人李白,他曾在诗中写下「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髮弄扁舟。」古人相当重视礼仪,若是戴错帽子或穿错衣服,不只是单纯的穿搭错误,甚至还有越界的意思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