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南加州大学一名社会工作学教授与非营利组织合作,对洛杉矶与旧金山湾区的103名街友进行实验,每月发给每人750美元现金(约新台币2.3万),半年后发现街友大多将钱花于吃住,而不是酒精、香菸或毒品,不仅有效改善受试者的处境,也打破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印象。

根据《今日美国》报导,南加州大学「Suzanne Dworak-Peck」社工学院教授亨伍德(S Ben Henwood)先前与非营利组织「奇蹟讯息」(Miracle Messages)合作,进行为期1年的社会实验,在洛杉矶与旧金山湾区随机挑选103名街友,受试者中70%无家可归、但暂时能待在收容机构,30%则是完全流落街头,实验是每月发给每人750美元现金(约新台币2.3万)。

近日发布6个月的实验结果,发现36.6%街友将钱用于购买食物,19.5%的人则是拿来解决住宿问题、11%至12%用于服装和交通、6.2%医疗保健,另外有13%是未归类支出,受试者仅花约2%在酒类、香菸或毒品上。亨伍德提到,「这笔现金使街友变得聪明,他们把钱花在刀口上,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」。

一名街友向研究人员透露,他把钱用于支付帐单和急需解决的修车问题,还有人表示大多用于採买食物,经过半年追踪,露宿街头人数已明显降至12%。亨伍德指出,流落街头的原因有很多种,直接给现金确实有帮助,由于一部分街友有罹患精神疾病或药物滥用的问题,所以常让人觉得给了钱不会被妥善利用,可能被拿去买毒品等,但从实验数据显示,这其实并非大问题。

★《中时新闻网》关心您:饮酒过量,有碍健康。酒后不开车,安全有保障!

★《中时新闻网》关心您:吸菸有害健康!戒菸专线:0800-636363。

★《中时新闻网》关心您:保护自己、远离毒品!

#街友 #社会实验 #流落街头 #财务危机 #流浪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