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出土战国时期「中山国陵墓」,墓里有一幅「错金银铜版兆域图」,拥有2300年歷史,是採用金银细片镶嵌而成的陵园平面规划图,标有两种度量单位,为目前已知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。
据大陆节目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报导,中山国陵墓出土「错金银铜版兆域图」,方位是上南下北,与现今的上北下南不同,虽然曾遭火烧与辗压,但金银镶嵌的线条依旧整齐,绘有中山国国王的陵园,规划了5座墓葬,陵园中心是王墓,左右两侧为王后墓,最外侧则是夫人墓,墓中还发现中山王铜方壶,类似中山国的史册,记载国王出兵燕国,参与平定动乱并取得胜利。
错金银铜版兆域图长96公分、宽48公分、厚约2公分,图上标示王陵区域、陵上建筑,还有各宫室面积和平面形状,并标示「尺」和」步」两种度量单位,比例是1比500,与现代建筑工程规划图比例相同,将主体部分的建筑精确布局展现其中,严格遵照比例尺绘制,营造出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。
兆域图所规划的王陵是中山王的理想陵寝,但这座王陵并未全部完成,在建完中山国王和哀后墓后,国家就灭亡了。而中山国陵墓出土眾多铜器、错金银器,例如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」,由多个构件组装而成,随时可拆卸带走,可见战国时期高超技艺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