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皇室重视葬礼仪式,皇帝驾崩后会受厚葬,埋入大量珍稀陪葬品,因此陵寝通常设有机关,防止被有心人士偷盗。1956年大陆考古学家挖出明朝定陵地宫,但从外侧石门往内推,却始终推不开,不论找来多少人都没用,透过缝隙才发现内藏机关。
大陆导游房博在微博指出,明十三陵之一的「定陵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,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显皇后、孝靖太后的合葬墓,考古学家研究定陵时,注意到地宫外有一扇大石门,不管他们怎么推都没用,石门一动也不动,让眾人感到非常困惑。
由于石门并未完全密合,考古学家从缝隙往内看,发现石门被一块石柱顶住,石柱名称是「自来石」,类似于现代的自动门锁,其长度比照门上卡榫与地面凹槽的斜向距离做设计,一旦石门关闭后,石柱就会顶住石门,从外面根本打不开。
明朝史料记载,当时工匠会设计开石门的钥匙「拐钉」,但造型如何已无从查证。考古团队不愿撞开石门,担心损坏地宫,最终使用粗铁线与木棍作为工具,在铁线前端做出一个圈,沿着石门缝隙伸进去套住自来石顶部,再用木棍往内推,使自来石逐渐立直,地宫才顺利被打开,定陵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寝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