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考古学家在湖南省常德市挖掘出城头山遗址,距今有6000多年歷史,发现史前人也懂得「城市规划」,清楚划分居住区、祭祀区等,而且每座遗址的规划方式都不同,主要依环境与文化而改变,就连墓葬位置也会随地位高低做区分。
根据大陆节目《中国考古大会》报导,城头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,地处澧阳平原中部,考古学家发现遗址有明显分区规划,城东出现祭祀的遗迹,附近还有墓葬区,城内中部靠西的位置有制陶作坊区,不远处则是居住区,外侧挖壕筑墙建成圆形城池。
大陆中国人民大学歷史学院教授韩建业提到,类似规划在农业社会几乎都有,城头山遗址有自己的特色,像是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,距今8000年左右,聚落外面有环壕,中间则是成排的房子,另外6000多年前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、宝鸡的北首岭遗址、西安的半坡遗址等,都出现房子围绕广场的设计,房屋门则是朝向正中间。
首都师范大学歷史学院教授袁广阔指出,史前人规划房屋时,受到环境与文化的影响,每个聚落都有自己的特点,例如长江流域出土的屈家岭文化,房子设计成长方形,而黄河流域的姜寨文化则是圆形房子,郑州双槐树遗址墓葬时还依地位做区分,大墓埋于城内,普通墓葬规划在环壕外,可见大型聚落的复杂性变化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