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相信有死后世界,因此很重视后事,皇帝通常在登基后,便会开始修建陵墓,墓里埋有珍贵陪葬品,也容易成为盗墓贼下手目标,神奇的是,元朝曾歷经十几位皇帝,却从未留下一座陵墓,成为后世关注话题,其实与蒙古人特殊葬法有关。
根据《梨视频》报导,元、明年间笔记《草木子》记载,元朝皇帝的棺木特殊,帝王驾崩后,会准备一根粗大的楠木,剖半并在中心挖出尸体大小的洞,将遗体放进去后合拢木头,外层涂抹油漆,再用3个黄金箍绑住,外观看起来就像一根普通木头。
皇帝遗体入棺后,元朝人并不会举行隆重葬礼,而是偷偷运送楠木棺材至墓地,挖墓时会刨起整块土壤,依次摆放在一起,楠木棺材下葬后,再依序将土埋回去,多出来的土则运到偏远处,而且不会立墓碑,不留下挖土痕迹,让人难以寻找。
由于第2年新草长出来,基本上就没人知晓皇帝墓地位置,为了方便元朝皇室祭祖,皇帝下葬时会杀一只小骆驼殉葬,后代若想祭拜祖先,就会牵着母骆驼寻找坟墓,直到牠停下来并发出悲鸣声,就表示此为皇帝的陵墓,不过母骆驼若也死了,后代就再也找不到先人的坟墓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