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古代的交通工具,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马车,然而在东晋到六朝时期,贵族们外出时不搭乘马车,而是搭乘「牛车」,主要原因包含当时牛多马少,且搭乘牛车不需遵守过多礼节,以及贵族养尊处优,比起速度更快的马车,更喜欢悠哉慢活的牛车。

根据《央视新闻》报导,大陆南京市博物总馆收藏东晋时期的陶牛车及俑群,车厢为平顶,前后有檐可以防雨;车厢前后敞开,里面放有「凭几」供乘客倚靠;牛车四周的侍从有的牵牛、有的拢手站立,队伍浩浩荡荡、十分气派。报导指出,与汉代车马出行的传统不同,在东晋时期,乘坐牛车才能凸显名士身分,甚至在整个六朝时期,乘坐牛车成为世家大族的时尚。

而当时贵族如此偏爱牛车的原因主要有3点,第一是「不需要遵守太多讲究」,汉代乘坐马车,礼仪繁复,乘客必须时刻保持君子风度,对于东晋时期偏好优哉的世族阶层来说,难免会感到拘束,而且牛车车厢宽敞高大,坐在里面舒服惬意,自然得到更多喜爱。

第二个原因是「牛多马少」,汉代以后,因为马在战争中被大量消耗,马匹越来越少,而牛一直用于耕地、运输,数量没有明显减少,因此逐渐被贵族阶级使用,甚至形成了一种惯例。

第三则是「贵族社会的产物」,从3世纪的魏晋到8世纪的唐代中叶,是歷史上「贵族制社会」的时期,贵族们养尊处优、体力较差,认为汉代的生活节奏太快,相较于马车而言,牛车更适合悠哉地享受生活,还会在车内放置香氛、打造舒适的乘坐环境。

#东晋 #贵族 #马车 #牛车 #世家大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