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昨日(2/18)公布西安大白杨墓地的最新考古成果,这次发掘一共出土2000多座墓葬,其中1700多座为西汉墓,出土文物则有1万多个,包含能揭示墓主职业或身分的玉料、职印等,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状况与陪葬物,推测此处为一座大型平民墓地。

综合陆媒报导,大白杨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白杨村,地处于汉代长安城东南龙首原高地上,歷年来多次发现汉代墓葬,这次考古团队发掘的地方为大白杨墓地的核心区域,总共发现2000多座墓葬,其中1700多座皆来自西汉时期,分布在大约10万平方公尺的区域内,十分密集。

西汉墓多为小型墓葬,以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,葬具大多是木质单棺,往生者的姿势则以仰身直肢占多数,虽然当时较流行单人葬,但也有少数双人合葬;至于出土的各类文物超过1万个,多为普通陶器,包括仿铜陶礼器、模型明器和实用器。

这次发掘还出土了一些与墓主职业或身分相关的陪葬物,比如玉料、职印、铜器刻铭等,品质较好的玉料,通常都是治玉过程的边角料,表示该墓主可能是玉器作坊的工匠;铜器刻铭和职印则是个别发现,比如「千岁单祭尊」印、「乐工作靳氏」印,显示这类墓主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但不会太高。

专家指出,大白杨墓地是一处大型西汉墓地,葬者多是当时长安城周边的平民,其中可能包含玉器工匠和低阶官吏,这块墓地的使用时期基本上和西汉国祚保持一致,为研究西汉京师周边平民墓地的时空分布、小型墓葬的发展演变提供丰富的资料与样本,也是復原古都长安城在西汉时期社会情形的重要资料。

#西汉 #墓地 #平民 #墓葬 #考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