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不但灭六国、兴建万里长城、统一货币和度量衡,在位期间还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,通往全国的交通要道,同时还下令在道路两旁种植松柏,大陆央视纪录片指出,这些树木能够保护路面,也可以遮风避暑,到了黑夜时,还可以为行人指引方向。

央视纪录片《翠云廊》介绍,秦始皇统一中原后,下令大规模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的道路,称为「驰道」,这些路极大地提高了军事讯息、物资的传递速度,其中连接关中平原(位于现今陕西北部)和成都平原(位于现今四川)的蜀道上有一条「金牛道」,就是川陕之间最重要的「国道」。

除此之外,秦始皇还下令,全国要在道路两旁种植松柏,「道宽五十步,三丈而树……数以青松。」无论是谁都不得砍伐破坏,而这些树被称作「行道树」,既能保护路面,也可以替行人遮风避暑,尤其到了黑夜,只要看到这些树,就能找到路的方向。

关于秦始皇下令种树的原因,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,比如为了展示天子的威仪,以及因为修筑阿房宫时曾在蜀中大量砍伐树木,导致蜀中百姓怨声载道,秦始皇为了平息民愤,才倡导在驰道旁植树。根据现代林业专家考证,在蜀道其中一段「翠云廊」里有干径2公尺以上、树龄超过2000年的古柏,推测应为秦朝所种,也是这条路上已知最早的植树记录。

#秦始皇 #松柏 #驰道 #翠云廊 #种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