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,于明代永乐18年(1420年)建成,是世界现存最大、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,也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,不过外界好奇,紫禁城既然是木造建筑,为何600多年来能屹立不倒?事实上背后大有玄机。
根据《网易》报导,紫禁城主要以木材为核心架构,墙体则採用砖料,木材虽然抗压且韧性强,但却最怕受潮、腐朽等问题,之所以能够歷经600年而不易腐烂,除了木材本身的特性、紫禁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之外,也跟工匠们的巧思大有关系。
首先紫禁城选用的金丝楠木等优质木材,具备坚硬耐腐的特性,这类木材自古就有「水不能浸,蚁不能穴」的美誉。其次是紫禁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为乾燥,是木头保存的关键,北方的寒冷也大幅降低虫蚁的孳生速度,最后再涂上一层漆料,就可以形成保护膜,遮挡风吹日晒,减缓木材的老化速度。
另外紫禁城的排水系统也功不可没,能有效防止积水,进一步降低木材受潮的风险。更重要的是,宫内墙体之间开有名叫「透风」的小窗,其形状呈现长方形,是镂空雕刻的砖,确保宫殿内外的空气能不断流动,避免木造建筑受潮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