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狮子的形象,但狮子并非产自中原,为何成为神兽?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狮子做为贡物引进汉朝,但狮子是王公贵族的玩物,百姓根本没有看过,因而比照佛文化中狮子形象雕塑,更逐渐被认为是辟邪祥瑞。

根据大陆节目《科普中国》介绍,狮子原产于非洲、南美洲及亚洲西部等,文献中并未有出产狮子的纪录,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开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「丝绸之路」,狮子被当作贡物进入中原,不过当时是贵族权贵的玩物,百姓根本没有见过。

百姓对于狮子的认知来自佛教,据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》记载「佛初生时,有五百狮子,从雪中来,侍列门侧。」而且相传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,当时狮子与佛文化紧密相关,因此到了东汉时期,古人已开始用石材凿刻狮子的形象。

民间石匠凿出的石狮,以佛文化中的形象做模板,因此石狮模样与真狮子差很多,之后逐渐本土化成为辟邪祥瑞,石狮常出现于陵墓、宫殿、桥梁及佛寺,汉朝不只引进狮子,还有驯狮郎,专门在皇亲国戚面前训练狮子进行表演,但百姓根本没看过,凭藉想像力设计出狮子假外衣,穿在身上表演,也就是舞狮表演的雏形。

#狮子 #汉朝 #汉武帝 #张骞 #西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