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官员或富人死后建墓,墓室内大多会放陪葬品,容易引来盗墓贼,因此会请人帮忙守墓。大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提到,古时候通常会找僧人或农民当守墓人,他曾遇过从明朝守墓至今的神秘家族,目前这一代的守墓人一生都没出过远门。

大陆考古研究员郑嘉励表示,古代富人或官员建造坟墓后,有些会请僧人帮忙守墓,报酬是盖房子「坟庵」供住处,开销比较大,因此不少人会就近选择农户,供给粮食或田地作为酬劳,保证温饱即可,有些则是请家族中比较贫穷的族人当守墓人。

郑嘉励回忆说,他曾到浙江金华的九峰山研究唐宋时期禅院遗址,发现附近有明朝官员「胡森」的坟墓,他死于嘉靖四十三年(西元1565年),墓地周围有几间民房,住户是80岁左右老翁「胡如英」,他们家族是胡森的守墓人,世世代代都从未离开。

胡如英与胡森同姓,他们应该属于同家族,从明朝嘉靖年间守墓至今,传承长达400多年,他从父亲手上接下守墓祖业,直到1950年土地改革后,他的田地被划分为3块,守墓不再是他的职责,但他仍选择继续留守,一辈子没都过远门,虽然曾遇盗墓贼、村民偷搬墓前石板等问题,但都被胡如英夫妇阻止,胡森墓才得以保存完整。

#明朝 #守墓人 #盗墓 #陪葬品 #遗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