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脱下龙袍微服私访,一直是民间津津乐道的故事题材,不少电视剧也以此为主题拍摄,然而比起大张旗鼓的公开出巡,其实史料中较少看见皇帝微服私访,就连在民间以此闻名的清朝康熙帝,实际上也对微服私访抱持反对态度。

根据《国家人文歷史》报导,秦始皇、汉武帝曾巡游天下,唐高宗、唐玄宗、宋真宗曾东封泰山,隋文帝曾三下江都,明武帝巡游过扬州、南京等地,清朝乾隆帝也曾仿效康熙六下江南,然而这些都是公开的巡游活动,相较之下,各朝皇帝选择微服出巡的次数少之又少。

大张旗鼓的巡游和微服出巡的目的不同,巡游是要人民在精神层面向帝王臣服,以达到维繫和监视天下,而微服出巡更多是满足帝王视察民情、游山玩水的愿望。

但如果是为了了解民情,皇帝其实有比微服出巡更省时省力的方法,比如明朝的东厂、西厂,以及清朝的密折,且歷史上还有不少皇帝在微服出巡期间遇险的案例,因此不少大臣都会劝诫皇帝留下,不要轻易出宫。

除此之外,皇帝出巡少不了准备齐全的后勤保障,根据大陆学者滕德永对清朝内务府奏销檔案的统计,康熙帝第二次东巡时,御膳房从京城携带的肉类装满40牛车,菜肴等则装了14马车;除了基本的饮食外,还得备有观戏、烟火表演等娱乐,这些生存与生活设施,都是「说走就走」的微服私访无法做到的。

而在民间以微服私访出名的康熙帝,其实也是持反对态度的,大陆歷史学者常建华统计,康熙曾3次东巡、3次西巡、6次南巡、48次北巡、27次巡幸京畿,但这么频繁的出巡中,没有一次是微服私访。

并且据《清圣祖实录》记载,康熙帝认为,全天下没有人不认识自己,就算乔装出行也很容易被识破,因此绝对不做这种事,更希望透过密折来了解民生社会;至于民间盛行「康熙微服私访」的故事,实际是为了宣扬皇帝爱民如爱子,以强化忠君意识。

#康熙 #微服出巡 #清朝 #皇帝 #古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