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有不少宦官扰乱朝纲,其中东汉、唐朝和明朝宦官势力达颠峰,不过明太祖朱元璋曾铸造铁牌,明令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,犯者斩」,依旧出现宦官掌控朝政的问题,主要是明朝将宦官体系纳入国家制度,还创内书堂供宦官读书,成为他们权力变大的原因。
大陆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指出,歷史上3个朝代宦官势力大,分别为东汉、唐朝和明朝,东汉及唐朝发生宦官专权,主要是国家法律、制度出现问题,例如东汉从汉和帝开始,连续由年幼皇帝继位,太后为巩固势力任用外戚,待皇帝成年后联手宦官夺回政权,唐朝则是因爆发安史之乱,皇帝从此不相信外戚,只信任宦官。
反观明朝状况并不同,明太祖朱元璋虽铸造铁牌,明令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,犯者斩」,但仍将宦官体系纳入国家制度,平时需宦官帮忙处理事情,不过根据记载,明太祖时期的宦官学识并不高,顶多只会认字,到了永乐、宣德年间,宦官的重要性逐渐变高,朝廷甚至培养宦官读书识字,参与朝政并熟悉国家制度。
明朝最晚从永乐年间,就出现培养宦官的现象,明宣宗朱瞻基还创宦官读书的机构「内书堂」,明朝最早一批厉害宦官有郑和、王彦和范弘,不过他们都是少数民族,汉族宦官代表则是王振,明朝宦官的出现是因制度而设立,为了维护宦官体系,还形成培养宦官的机制,师资比国家教育机关「国子监」还高,促使明朝宦官能够全面参政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