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2019年在山东莱阳进行国际联合野外科学考察,意外看见了长相怪异的石头,仔细观察后发现是一窝变形的恐龙蛋,并将其命名为「变形蛋」,近日公开最新研究成果,研究人员推测,这窝蛋可能是来自晚白垩纪(距今约1亿到6550万年前)中期鸭嘴龙的蛋。
根据《新华社》报导,大陆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2019年在山东莱阳发现一窝恐龙蛋化石,随后与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工作人员合作进行抢救性挖掘,过程中观察到恐龙蛋有变形现象,这在已知的恐龙蛋化石纪录中相当罕见。
研究人员近日在《白垩纪研究》刊登恐龙蛋研究的最新成果,确认当初在莱阳发现的一窝恐龙蛋为全新的蛋种,并将其命名为「变形蛋」;研究人员从变形蛋的径切面观察,发现内部发育大量锥形蛋壳单元组合,中间发育柱状蛋壳单元和小孔,最外层则形成灌木状微结构,研究人员推测,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,而这一次发现的蛋可以追溯至晚白垩纪中期。
报导指出,各国科学家已经在莱阳勘测出数十个化石出露点,发掘、採集了恐龙化石5大类9属12种、恐龙蛋化石5颗6属13种、昆虫化石72属300多种;而本次新蛋种的发现,不但丰富了莱阳恐龙蛋种属,也为研究白垩纪时期的物种进化提供了更详细的依据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