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皇帝禁忌多,为了表示敬重,甚至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讳。清代一名举人因为官途不顺,平时以写书维生,并出版了一本字典,然而他不但在书中贬低《康熙大典》,还列出了清朝皇帝的名字,乾隆看到后大怒,立刻将其处死。
大陆辽寧师范大学歷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喻大华指出,王锡侯的仕途并不顺利,到了38岁才考中举人,之后他多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,却始终考不上进士,难以进入官场,家庭经济状况无法获得改善,为了另觅生存之道,王锡侯开始写书赚钱,并在乾隆四十年(西元1775年)出版一本名为《字贯》的字典,为了支付出版费用,他甚至抵押房子,贷款一百多两银子。
王锡侯在年轻时曾举报家乡的一名无赖,导致对方被判处流刑,等到他刑满回来后,立刻展开报復行动,向县政府举报《字贯》是一本逆书;喻大华表示,王锡侯为了推销着作,在自序中不但自吹自擂,还贬低了《康熙字典》,称它收集归纳的字太多,想要查字很困难。
正好朝廷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查禁禁书,因此县政府一接到举报,立刻上报给省政府,经过研究后认定《字贯》属于不法,还达不到大逆的程度,结束后又将此案上报给乾隆皇帝,未料乾隆看完《字贯》后龙顏大怒,因为他发现书中竟列出了清朝皇帝的名字。
喻大华补充,在古代臣民不能书写皇帝的名字,否则就会被追究责任,但王锡侯在书中列出清朝皇帝的名字,主要是在教学避讳的方法和原则,避免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犯下大错,并不是故意的,但乾隆仍将此案定为「大逆」,王锡侯被判凌迟处死,家属共21人连坐,7人遭执行死刑,其余分发给功臣家为奴,家产则查抄入宫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