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宫剧经常出现太医和嫔妃有染的情节,然而大陆歷史学家阎崇年表示,这些都只是虚构的剧情,因为太医院每次出诊,都必须安排3人以上的医疗小组,且寝宫的太监、宫女也都在现场,嫔妃和太医完全没有独处时间,就连肢体直接触碰也不允许,必须隔着一层纱帐看诊、垫着一块方巾把脉。

阎崇年指出,清宫的规定十分严格,如果后宫嫔妃生病了,太医院必须派一班子人前去为她看病,相当于现代的医疗小组,组长是太医院的院长,成员包含御医、大臣等,有时还会有负责管药的「药剂师」,再加上嫔妃寝宫的太监、宫女都必须待在现场,眾目睽睽之下,太医和嫔妃很难有眉目传情的机会。

而且古代十分重视「男女授受不亲」的观念,太医替嫔妃看病时,两人中间必须隔着一层半透明的纱帐,太医也不能直接触碰对方的手腕,必须先垫一块方巾才能开始把脉;阎崇年强调,嫔妃和太医很难有机会单独见面,因为这些都是清宫制定好的规矩,必须严格遵守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除此之外,阎崇年也曾提到,明清时期太医替皇帝看病的程序繁琐,根据《明史·职官志》记载,给皇帝看病有「六要」,一要组成班子,院使、御医、内臣三方共责、互相监督;二要会诊,共同诊断;三要共同选药,联名封记药剂;四要共同监视制药;五要共同尝药,将要煎熟后分为2份,一份给御医、内臣先尝,另一份给皇帝服用;六要将脉案、方剂存檔备查。

#太医 #嫔妃 #阎崇年 #皇帝 #清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