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看清宫剧的人,对于嫔妃们穿的「花盆底鞋」肯定不陌生,然而这类鞋子与之前的王朝完全不同,看起来难穿又不好走路,为何会受到清朝贵族女子的青睐?事实上背后除了方便皇帝辨识妃子的级别,还能修饰大脚、不弄湿下摆。
根据《搜狐网》报导,满清贵族女子穿的花盆底鞋,鞋底中段呈倒梯形状,四周用白布包裹,鞋面还有珠宝翠玉点缀,除了美观,炫富意味浓厚。不过由于鞋跟是在鞋底中段,走路的时候一旦重心不稳,很容易摔倒,远不如现代的高跟鞋,之所以会受到清朝妃子青睐,主要有三种说法。
首先是满清入关之后,觉得关内湿气非常重,路上也有不少水洼,为了不弄湿下摆,就会穿这种鞋跟较高的花盆底鞋。其次,清朝贵族女子都是「天足」,不像汉人一样流行裹小脚、以「三寸金莲」为美,穿上花盆底鞋能修饰大脚,让走路姿态更端庄,同时也能让女性的身材比例显得更加修长。
最重要的是,花盆底鞋更像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徵,尤其是皇室贵族女子,为了彰显身份地位,会在鞋底及鞋面加上各种装饰,并且根据位份的不同,鞋子的样式、材质,甚至是高度也有所差别,像慈禧太后就有一双镶有珍珠、宝石、璞玉、翡翠等珍贵饰物的高底鞋。也因为如此,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,在繁忙的国事之余,只要看一眼鞋子,就能知道眼前妃子的级别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