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中除了皇帝、皇后等皇室成员以外,还有一群专门服侍的太监,然而其中一部份竟来自外国?明朝和许多国家建立宗藩关系,不少国家都曾向明朝「贡阉」,其中以安南(现越南)的人数最多,他们大多被派回母国当外交使者,甚至还会秘密从事刺探情报等工作。

根据《国家人文歷史》报导,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,陆续和周边国家建立宗藩关系,安南是最早表明归附明朝的政权,而安南、爪哇、真腊、琉球和朝鲜等国,都曾向明朝贡阉,其中以安南和朝鲜最为频繁,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,从洪武十五年(西元1382年)至洪武十九年(西元1386年),安南使者总计上贡宦官89人。

永乐年间,明朝征伐安南取得胜利,一度将安南纳为郡县,并将判犯浮送到南京,其中包含了3000名被阉割的幼童,史料上记载「取安南火者三千」,火者就是被阉割的仆役,这次大规模的宦官输入,也是明朝史上外朝输入人口最多的一次。

而这些来自藩邦的宦官都有一个特殊用途,就是做为大明的外交使者出使母国,因为他们不但有语言优势也了解国情,加上阉人的身分,大多不会对母国产生过多的个人情结;比如永乐三年(西元1405年),明成祖朱棣为了处理明朝、安南之间寧远州归属的纠纷,就曾派阮宗道回到安南出使协调;而这些宦官在出使期间,有时还兼具刺探情报等相关任务。

不过安南宦官在明朝的待遇基本上都很不错,且多有晋升,甚至有大量的宦官成为可以设墓立碑的高阶太监;例如安南阉童王瑾,拥有卓越的军政能力,不仅参加过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的战争,还参与宣德时期的军务处理,明宣宗为了他打破宦官不可取妻的禁忌,「赐以两宫人,官其养子王椿。」

#明朝 #宦官 #安南 #越南 #太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