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,又称作「紫禁城」,如今成为各地游客造访的热门景点之一,不过实际走进紫禁城中,会发现古人在设计时,主要使用的是红色和黄色,几乎看不见紫色存在,为何这座宫殿会取名为「紫禁城」呢?大陆歷史学者阎崇年指出,其实背后和天上的星星有关。
阎崇年指出,紫禁城是一般人无法随意进入的「禁区」,平时戒备森严,老百姓如果擅自闯入,恐将面临杀头之罪,因此名字中的「禁」字,主要是为了强调建筑物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。
但紫禁城内的建筑物大多都是红墙黄瓦,为何会用「紫」来命名呢?阎崇年表示,因为天上有一颗「紫微星」,也就是现代人说的「北极星」,因为它位于天空的正中间,被古人认为是天地居住的地方,象徵着天庭的最高地位;而皇帝自称「天子」,是地上拥有最高地位的人,所以皇帝的居所也应该和天帝相互对应,于是「紫禁城」的名字就诞生了。
事实上,不仅明清时期的皇宫以「紫微星」命名,隋唐时期一处位于河南洛阳的皇宫,也依照相同的逻辑,被命名为「紫微宫」,又称作「紫微城」,它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(西元605年),之后被唐朝、五代和宋朝相继沿用,歷经9朝,共530多年,是古代中国歷史上沿用时间最长、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