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门槛象徵屋主的身分地位,越有头有脸的人,家中的门槛越高,然而皇帝贵为「九五之尊」,清朝皇帝居住的紫禁城(北京故宫)却很少见到门槛,专家指出,背后的原因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有关,他为了方便骑自行车,竟下令让人把门槛全都锯掉了。
根据香港的中国文化研究院介绍,古代的门槛高度象徵主人的身分地位,越有头有脸的豪门大族,家中门槛的高度越高;此外,古代进出门有礼仪规范,《礼记》指出,「大夫士出入君门,由闑(ㄋ一ㄝˋ)右,不践阈(ㄩˋ)。」意指大夫和进士踏出君主门户,应该顺着门橛(ㄐㄩㄝˊ)的右边行进,不能踩踏门槛,因为古人认为门槛代表屋主的脖子或背脊,踩着就是不尊重屋主。
然而紫禁城贵为「九五之尊」皇帝居住的地方,却没有门槛?大陆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,清朝灭亡、溥仪退位之后,因为签订了《清室优待条件》,所以依旧居住在紫禁城内,享受跟以前一样的待遇,并且逐渐过上西式的生活,不但剃掉辫子、戴上眼镜、穿上西装,还十分迷恋骑自行车,不过紫禁城内每道宫门下都设有门槛,溥仪觉得自行车骑起来不痛快,于是下令将这些门槛全都锯掉。
溥仪在回忆录《我的前半生》中提到,「为了骑自行车方便,我把祖先在几百年间没有感到不方便的门槛,叫人统统锯掉。」不过锯掉门槛后,到了晚上还要封门,所以工匠们想出一个办法,在锯下来的门槛两端加装榫(ㄙㄨㄣˇ)头,并在门框处挖出一个称作「卯眼」的方洞,晚上只要将门槛扛过来,卡进卯眼内,榫卯结合就能安全地封门了。
发表意见
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、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。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,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:
违反上述规定者,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锁帐号!请使用者在发言前,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,谢谢配合。